數據顯示,在現有住院確診病例已“清零”的江西,97.86%的治愈出院病例使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隔離病區攜手奮戰的中、西醫專家說,未知病毒考驗整個醫療界,卻也為中西醫結合帶來一次難得的相加、相融,并肩作戰的特有場景。變“協同難”為“混合雙打”,疫情大考加速中西醫結合,打通協同救治、循證研究路徑的雙方,在各展所長、相互配合中加深認同,走出一條協同攻關醫學未解難題的新路。
隔離病區的“混合雙打”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隔離病區,南昌市洪都中醫院副院長熊鳴峰在這里中西醫“混合編隊”已經滿月。
“事實上,這是一次難得的中西醫結合機遇!币酝龅揭呻y雜癥,熊鳴峰也曾受邀參加中西醫會診,但如此長時間、大規模的“搭伙”,從業28年來尚屬首次。在他看來,疫情大考下,中西醫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速結合,雙方宛若背靠背的戰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新冠肺炎損傷肺部,作為江西省中醫藥管理局選派的中醫藥專家組,熊鳴峰團隊對病區患者運用“十層脈”診法卻發現,患者除肺經受損,肝經也明顯虛弱,一些患者有腹瀉癥狀,多為膽汁淤積肝臟充血所致,由此提出從肝論治,這一判斷已被循證醫學和解剖研究證實。
和熊鳴峰“共處一室”,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科副主任許飛綜合不同階段患者情況分析認為,這一提早發現,為在病情發展早期及時采取措施贏得先機。
江西省中醫藥管理局數據也顯示,與單純使用中藥和西藥相比,中西醫結合在較快改善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減少輕癥向重癥發展等方面效果明顯。其中,患者發熱癥狀普遍改善或加速改善1至3天,呼吸道等癥狀改善3至7天。
早期、輕癥救治發揮中醫藥獨特作用,重癥中西醫協同。借助體外膜肺氧合(俗稱人工肺),重癥監護室一例42歲的危重型患者渡過危險關頭,中醫團隊及時“助攻”,在提高患者肺部自主呼吸能力上辨證施治,3天后,患者順利撤掉呼吸機,發熱、腹瀉癥狀消失,再一周后治愈出院。
“兩者互為前提,缺一不可!毙茗Q峰說,中西醫各展所能,又彼此密切配合,在重癥患者救治上效果明顯。作為江西省重癥患者救治定點醫院,熊鳴峰所在病區經中西醫結合救治患者共計128例,重癥及以上占比超過70%,所有患者均已全部治愈出院。
患者出院后,中西醫結合仍在持續。跟蹤復診已治愈患者,熊鳴峰還專門配制恢復期方劑免費向患者發放。
熊鳴峰全程參與的這一中西醫結合場景,只是中醫藥大省江西堅持中西醫并重、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的一個縮影。3月11日晚,隨著70歲的患者陳某某走出江西省胸科醫院紅谷灘分院隔離病區,江西現有確診病例實現“清零”,其中914例通過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痊愈出院,占比97.86%。
用數據“說話”
接受西醫教育,江西省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張偉對中醫藥并不陌生,在熊鳴峰團隊進駐前,醫院中醫科就已參與救治。在她看來,診療有效性能否循證,是橫在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間的“鴻溝”,而可數據量化是跨越“鴻溝”的橋梁。進入隔離病區3天,熊鳴峰團隊結合江西地域、氣候特點,從阻斷肺肝傳導途徑入手,按照養肝、疏肝、柔肝、平肝原則確定了5種治療方劑。作為中西醫結合的另一方,張偉要做的是,在這些方劑投入臨床應用前,按照循證原則進行驗證。
“每味藥材,都要有數據支撐!蹦喜髮W第一附屬醫院分管科研的副院長樂愛平介紹,中醫團隊進駐后,醫院組建一支涵蓋統計學、藥理學等多學科在內的9人博士科研團隊,專門負責中醫診療方案的數據量化和循證研究工作。
“左右肺尺脈、左右肝脈為主脈,每項計2分,左右肺寸、關脈為次脈,每項計1分……按照滿分12分計,6-7分對應輕型,8-9分為普通型,10-11分為重型,12分為危重型……”在熊鳴峰看來,把手指頭感受到的脈象變成數據指標,這是中西醫結合邁出的關鍵一步。
可數據量化,經循證驗證的抗冠1號至3號方劑,目前已經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為院內制劑。習慣用循證原則解釋醫學理論的張偉說,促進中醫藥診療方案數據化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由此打通中西醫循證研究路徑,將使得中醫藥診療不再“神秘化”。
7歲起學祖傳中醫,大學就讀現代醫學,熊鳴峰在日常診療中也堅持循證研究,但一方面受科研力量所限,更為關鍵的是,也不可能如此集中觀察病例。
參與從抗擊非典至今歷次重大疫情救治,張偉更為看重的是,在此次疫情救治建立的傳統醫學提出解決方案、現代醫學組織科研力量循證,雙方協同攻關醫學未解難題的這一協作機制。
救治緊張忙碌,醫院另一條“戰線”上,基于中西醫結合救治帶來的海量臨床數據,10余項臨床試驗正在推進!斑@些都將為今后中西醫協同應對此類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打下良好基礎!睆垈フf。
醫院地址:(南院)東湖區民德路264 號。ū痹海┘t谷灘新區碟子湖大道1399 號 郵 編:330006 洪衛網審[2015]第20號 贛ICP備09009525-1號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醫院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技術支持:中國江西網